嗨,我是二姐股票按月论坛配资,你的追剧写作成长搭子。
有人说,很久没见过像宁王这样,既称职又努力的反派了。
他几乎没有弱点可以被别人拿捏,一心谋求皇位。
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,为什么呢?
不是因为圣人跟蒋长扬太强,而是因为他聪明反被聪明误;
贪了不该贪的,用了不该用的,听了不该听的,注定失败。
PART 01贪了不该贪的,注定失败!
大结局里,宁王铁链加身,被终身幽禁。
昏暗的灯光下,他披头散发,嘴里念叨着:名正言顺,应受天命。
展开剩余84%听到这句话,才发现宁王是注定要失败的。
他一直觉得,自己比圣人更有资格、更有能力坐上那个位子。
可是,这个位子在天下人眼里,是属于圣人的。
他若是直接抢过来,必然会被天下人不耻。
所以,他一边把持着朝政,一边又要假装替圣人分忧。
他想通过暗地里拉拢各方势力的方式,最后营造出他是被众人推举上去的假象。
皇位他想要,名声他也想要。
可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儿?
人这一辈子,最忌讳既要又要。
想要得多了,只会徒增苦恼。
PART 02用了不该用的,定遭反噬!
在看烧尾宴的大反转时,我就觉得宁王其实真的很牛。
那么短的时间,他就能够策划那么多事儿,而且还策划得那么精密,骗过了所有人。
可是在后面跟河东军的对战里,他却以绝对的实力,败给了人数悬殊的河东军。
他失势,很大部分原因,就是因为他用了不该用的人,比如刘畅。
刘畅背叛他时曾说:
“我不过是善于审时度势罢了; 从前忠,是顺大势; 如今反,亦是顺大势; 小婿的行事作风,从未改变。”刘畅说得一点也不假,他从未改变,只是宁王自认为他拿捏了刘畅的软肋,就能一辈子拿捏他。
其实不止刘畅,宁王收揽的所有人,都是用利用软肋的方式收服的。
以这种方式收服的人,注定不是对他全然真心。
既然如此,只要他大势已去,曾经那些被他收揽的人就必然会倒戈。
总想着利用别人,是不可能换来真正的忠诚的。
宁王自以为他拿捏了所有人,却聪明反被聪明误,遭到反噬也不奇怪。
PART 03听了不该听的,刚愎自用!
宁王把持朝政时,几乎所有人都喊他大王。
虽然他本来就是一个王爷,但是“大王”这个称呼,却像是在喊圣人一样。
听着一声声的“大王”,宁王早就在心里默认自己就是那个高高在上之人了。
臣子跟他之间的心照不宣,助长了他的自信,自然觉得皇位更加势在必得。
另外,他所招揽的朝臣,在跟他对话的时候,几乎都是讨好的。
无论宁王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,底下那些人都附和,说大王英明。
越是这样,宁王越会刚愎自用。
在《菜根谭》里有一句话:
“若言言悦耳,事事快心,便此生埋在鸩毒中矣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听到的句句都是顺耳的话,遇到的事儿也件件都顺心,那么这一生就如同浸泡在毒药里一样。
宁王听到的都是好话,渐渐地就会觉得自己特别牛。
行事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高调,得意忘形。
而一个人太得意的时候,就会更容易犯错,也更容易遭人讨厌。
这也是他最后失势之后,无一人出来帮他说话的原因之一。
写在最后宁王的失败,大多数都来自于他自身。
他自以为看透人性,拿捏人心,却步步踩中人性的红线。
他的结局告诉我们,一个人若发心不正,那么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,都终将会是徒劳一场。
大家觉得对吗?
我是二姐,用读写重启人生,找寻人生的多一种可能。
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,欢迎多多点赞转发,或者留言和我一起交流讨论~
图片来源网络股票按月论坛配资,感谢分享,如侵权烦请联系删除~
发布于:广东省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